自進入6月份以來,與水相關的新聞又多了起來。南方多地抗洪搶險的報道,看得讓人揪心。
目前,我國正處于一年之中
降水最多最猛烈的階段,臺風、暴雨、雷電冰雹等極端天氣在這個時候發(fā)生的最多,內澇、滑坡、泥石流等災害也頻繁出現。
在城市,
易出現的災害有內澇、雷擊等在城市生活的你,
當這些災害發(fā)生在身邊時,
相關的防災避險知識都知道嗎?
下面一組動圖告訴我們,如果缺乏防災避險知識和意識,災害帶給我們的威脅可能就是致命的!▼城市內澇,市民涉水觸電
▼城市內澇,市民出行被水沖走
▼水中行走,一不小心跌入水坑和下水管道
▼暴雨中騎電動車行駛,遭遇雷擊
▼臺風來襲,汽車被掀翻,大樹被吹斷
如果你這時候出去,不是被吹跑就是被墜物、倒塌物砸傷
▼強降雨引發(fā)的洪澇還會把你的座駕“吞噬”、沖走……
掌握正確的防災避險知識和技能,很多悲劇就能避免!
劃重點!
內澇、雷擊、臺風,
汛期城市易發(fā)災害的
相關防災避險知識,
趕緊學起來!
城市內澇
因為城市內澇而引發(fā)的人員傷亡事件時有發(fā)生,每一起都教訓深刻。
案例
2019年8月10日,山東多地暴雨致積水嚴重。一男子騎電動車試圖沖過被積水淹沒的道路時,湍急的水流將男子和車沖走。
2019年4月11日,廣東深圳突發(fā)瞬時強降雨引發(fā)洪水,造成11人死亡。
2016年6月23日,四川達州迎來強降雨天氣,形成城市內澇。一小女孩被洪水沖倒并滑入正等待通過路口的小轎車車底,送醫(yī)后搶救無效身亡。
2015年11月14日,廣西賀州市一名19歲青年男子騎車經過賀州城區(qū)一處內澇點時,欲下車推行,剛踩入水中便突然倒地,送醫(yī)后不治。醫(yī)學鑒定認為,該男子的死因符合電擊特征。
2013年3月22日,長沙暴雨,一名21歲女孩不慎墜入井蓋被沖開的下水道,被急流卷走……
城市內澇,我們該如何避險?
點擊視頻查看▼
在室外,如遇城市內澇,
該如何避險?
內澇初期防范要點:
1.暴雨來臨前請找好一個安全的地方,并停留至暴雨結束為止。暴雨中安全的地方是指牢固的建筑物,地勢較高的建筑物。
2.如果暴雨已經開始,自己所處位置危險,盡可能聯絡家人,告知你的具體位置,在出現突發(fā)情況時方便救援。
3.如果路面開始積水,請不要貿然涉水。因為部分井蓋被掀起,行人難以察覺;水中行走,不明路況的情況下,還有可能發(fā)生觸電。
內澇形成后的自救方法:
1.受到內澇威脅,如果時間充裕,應向樓頂、站臺等高處轉移;在措手不及,已經受到洪水包圍的情況下,盡可能尋找周邊可以利用的船只、木排、門板、木床等,做水上轉移。
2.洪水來得太快,已經來不及轉移時,要立即爬上屋頂、樓房高屋、高墻,做暫時避險,等待援救。不要單身游水轉移。
3.發(fā)現高壓線鐵塔傾倒、電線低垂或斷折;要遠離避險,不可觸摸或接近,防止觸電。
4.遇到緊急情況無法處理及時,求助相關部門,切勿孤身冒險。
在室內,室外積水漫入屋內,
應該怎么做?
住在城市低洼住宅的居民,在收到暴雨預警后,需要提前因地制宜地采取圍擋措施??梢圆扇 靶“鼑贝胧缙鰢鷫?、大門口放置擋水板、堆砌土坎、配置小型抽水泵等。最好在門檻外側放上沙袋,沙袋可用麻袋、草袋或布袋、塑料袋,里面塞滿沙子、泥土、碎石。如果預料洪水還會上漲,那么底層窗檻外也要堆上沙袋。
一旦室外積水漫入屋內,需要及時切斷屋內電源與氣源,把容易浸泡損壞的物品放至高處,盡量采取各種措施排水。
如屋內積水加深,要及時轉移,不要在屋內停留,以免有生命危險。
開車時發(fā)生城市內澇,
怎么辦?
開車出門的市民,最好把汽車開到一個比較安全的地方停下來,盡量停在地勢較高的地方,盡量不要在車里避雨,確保人身安全。
開車通過有積水的道路,如果不熟悉路況,應密切關注防汛警示標志,切忌冒險涉水,水深未知路段應下車探索或繞行,不可盲目強制通行,首先要觀察水的深度,漫過車軸就不要行駛了,觀察其他同類型車輛能否順利通過,再決定是否繼續(xù)行駛。
涉水時要打開大燈和雙閃燈,在進入漫水區(qū)前,要注意與前面車輛保持較大車距,以防涌浪及帶起的水花進入發(fā)動機,造成車輛熄火。車輛也最好沿著前車走過的路線行駛,以免水中遇到障礙。深水行車要穩(wěn)住油門,低擋低速勻速過水,一氣通過,中途盡量不要停車、不要換擋、也不要急轉彎。
車輛受困時要及時撥打救援電話,等待救援;如果車在深水中熄火,不要再啟動以防止發(fā)動機進水;當汽車外積水進一步加深時,要及時逃生。
通過立交橋時,
怎么辦?
1.雨天要關注交通信息和其他提示,在立交橋發(fā)生積澇時,應及時尋找繞行的路線,切勿在大雨天盲目穿行地勢較低并有積水的立交橋。
2.已進入立交橋的汽車,可按交通提示,做到:一是分道行駛,擇路而行;二是舍主求輔,走地勢較高的輔路慢速行駛。
3.行人和騎自行車者,在立交橋處應遠離深水,遠離車輛,不要穿行于汽車之間,選擇地勢較高處安全慢行。
4.車內要準備能隨時砸破車窗自救的物品:如錘子、大號鐵鉗子、鎖車用的鋼鎖等。當車輛落水打不開車門時,需要使用救生錘敲擊車側窗的四個角落,擊碎玻璃后逃生。
人員遇險,如何求救?
1.呼叫求救:向周邊大聲呼喊,呼喊時最好同時晃動鮮艷顏色的旗子、衣服等。
2.電話求救:電話求救也很常用,可撥打119、110、120等進行求助。
國內常用應急救援電話
■ 110(報警電話:遇到無法解決的緊急情況,尋求警察幫助。)
■ 120(急救電話:提供緊急醫(yī)療救助服務。)
■ 119(火警電話:火災報警。119還參與其他災害事故的搶險救援,包括危險化學品泄漏、水災、風災、地震、建筑物倒塌等。)
■ 12119(森林防火報警電話:森林火災。)
■ 112 (行動電話112緊急救難專線,在手機打開后即使沒有接收訊號,甚至電力極為微弱,任何廠牌的手機在任何地點皆可撥通。)
■ 122(交通事故報警電話:發(fā)生交通事故,需要交通警察處理的報警求助電話。注意保護現場,不要隨意移動傷員以免加重傷害。)
■ 12395(海上搜救中心報警電話:及時實施海上救援行動)
■ 12320(公共衛(wèi)生熱線:如果需要了解關于傳染病等方面的信息可撥打公共衛(wèi)生熱線。)
3.敲擊求救:敲擊、口哨也是求救的重要方法,同時這些聲音通常也是救援的重要信號,救援人員可以通過這些信號找到你。
4.網絡求救:隨著網絡的普及,微信、微博、QQ等通信工具也成為緊急情況下求救的手段之一。
如何救助落水人員?
對于游泳技術較熟練的施救者,要盡量脫去衣褲,特別是要脫去鞋子,迅速游到溺水者附近。如果溺水者神志清醒,施救者從背后接近,一只手從背后抱住溺水者的頭頸,另一只手抓住溺水者的手臂游向岸邊。
如果施救者游泳技術不熟練或不會游泳,最好攜帶救生圈、木板或用小船進行救護,或投下繩索、竹竿等,使溺水者握住再拖帶上岸。
救援時要盡量避免被溺水者緊抱纏身,如果發(fā)生這樣的情形,不要拖拉,要放手自沉,等溺水者松手后,再進行施救。
救援時如何預防觸電?
要趟水通過有積水路面,一定要隨時觀察所通過的路段附近有沒有電線斷落在積水中。發(fā)現高壓線鐵塔傾斜或者電線斷頭下垂時,要及時躲避,防止直接接觸和跨步電壓觸電。
如果發(fā)現供電線路斷落在積水中,使水中帶電的情況,不要貿然進行救援。發(fā)現有人觸電倒地,切忌用手接觸觸電者,要立即在周圍做好記號,提醒其他行人不要靠近,應及時撥打求助電話。
更多知識點
向上滑動閱覽
城市哪些地方容易發(fā)生內澇?
內澇易發(fā)區(qū)域:城區(qū)低洼地區(qū)、下凹式立交橋、地下軌道交通、地下商場與車庫等地下空間、危舊房與地下室以及在建工地等。
家用要常備的內澇防范用品有哪些?
收音機可以幫助我們接收天氣、洪澇預警信息。收音機也許不常用,但是收音機大都使用電池,不需要接通家里的交流電源,在抵御洪澇災害時很有用。
哨子是我們求救的工具,所以一定要準備。
手電可以幫助我們在晚上的時候安全撤離,也是重要的求救信號。
救生衣和救生圈是我們防止溺水的保護工具。
車中常備的內澇防范用品有哪些?
哨子、手電筒、救生衣或救生圈跟家庭常備物品中的使用方法是一樣的。應急錘和五金工具箱可以幫助我們在車輛溺水時打開車門逃生,所以車內準備應急錘和五金工具箱是很有必要的。車窗玻璃邊緣和角落是容易破碎的位置,當遭遇車輛溺水時可以嘗試敲擊這些部位。
注意災后個人飲食飲水及環(huán)境衛(wèi)生
1.食用瓜果蔬菜前要清洗干凈,少食生冷食品,不吃腐敗變質的食物。
2.不喝生水,飲用水要燒開后再飲用。如果飲用水受到污染,要經過消毒處理后再飲用。
3.城市內澇過后,要對地面淤泥、垃圾及時清理,做好衛(wèi)生防疫。
4.關注個人健康,出現腹瀉、發(fā)熱等癥狀一定及時請醫(yī)生診治。
城市雷擊
下面這個案例近日引起網友關注。
案例
近日,深圳一女子在家中突然遭遇雷擊。
據了解,當日深圳暴雨,這名女子在家中廚房突遭雷擊致其四肢及面部大面積燒傷。
事后,有記者走訪涉事大樓,發(fā)現天臺上亂拉亂搭的線隨處可見,避雷帶和這些線形成一張巨大的網。
雷電的危害不言而喻,
我們要怎么預防?請認真看下面的內容!
雷雨天氣,
室內如何避免雷擊?
1.打雷時,首先要做的就是關好門窗,防止雷電直擊室內或者防止球形雷飄進室內。
2.遇到雷雨天氣,人不要站在燈泡下,應將家用電器的電源切斷,以免損壞電器。
3.雷雨天氣時,盡量不要撥打、接聽電話或使用手機,應拔掉電源和電話線等可能將雷電引入的金屬導線。
4.不要使用太陽能熱水器,水管接入地下,雷電能通過水流傳導入室內導致火災甚至直接至人死亡。
雷雨天氣,
室外如何避免雷擊?
1.雷雨天氣時不要停留在高樓平臺上,在戶外空曠處不宜進入孤立的棚屋、崗亭等,遠離建筑物外露的水管、煤氣管等金屬物體及電力設備。
2.不宜在大樹下躲避雷雨,如果在戶外遭遇雷雨,來不及離開高大物體時,應馬上找些干燥的絕緣物放在地上,并將雙腳合攏在上面,切勿將腳放在絕緣物以外的地面上,因為水能導電。
3.當在戶外看見閃電并幾秒鐘內就聽見雷聲時,說明正處于近雷暴的危險環(huán)境,此時應停止行走,兩腳并攏并立即下蹲,不要與人手拉手在一起,最好使用塑料雨具、雨衣等。
4.在雷雨天氣中,不宜在空曠處打傘,或高舉羽毛球拍、高爾夫球棍、鋤頭等;不宜進行戶外球類運動,雷暴天氣進行高爾夫球、足球等運動是非常危險的;不宜在水面和水邊停留;不宜在河邊洗衣服、釣魚、游泳、玩耍等。
如何施救被雷擊者?
如果被雷擊者衣服著火,應立刻躺下,避免火燒及面部,同時施救者可以向傷者潑水,或用厚外衣、毯子等裹住傷者來進行滅火。
如果被雷擊者陷入昏迷,甚至停止呼吸,施救者要讓被雷擊者躺平,同時解開其衣扣并立即對其進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臟按壓等復蘇搶救;
如果被雷擊者的身體已被燒傷或已休克,但仍有呼吸和心跳,則其自行蘇醒的可能性很大,這時應讓被雷擊者平臥,再送醫(yī)院進行治療;
在送醫(yī)途中,要注意為被雷擊者保溫,若其有狂躁不安、痙攣抽搐等現象,施救者應對其頭部進行冷敷,但需注意的是,不要用油膏擦拭被雷擊者身上的傷口或創(chuàng)面。
城市臺風
臺風,致災性極強,它除了能引發(fā)強對流天氣,造成城市內澇等次生災害外,大風吹落、吹倒的物體傷人事件也很多。
案例
2017年8月23日,“天鴿”正面吹襲廣東珠海、中山??耧L暴雨中,中山市的黃女士駕駛摩托車從工作單位回家,在行駛至西區(qū)下閘西河東路時,一棵大樹倒下,黃女士被壓,送醫(yī)后搶救無效身亡。
臺風來襲,如何防范?
點擊視頻查看▼
臺風防范要點
1.密切關注有關臺風的報道,及時采取預防措施。
2.強風有可能吹倒建筑物、高空設施,造成人員傷亡。居住在各類危舊住房、廠房、工棚的群眾,在臺風來臨前,要及時轉移到安全地帶,不要在臨時建筑(如圍墻等)、廣告牌、鐵塔等附近避風避雨。車輛盡量避免在強風影響區(qū)域行駛。
3.強風會吹落高空物品,要及時搬移屋頂、窗口、陽臺處的花盆、懸吊物等;關好門窗,最好不要出門,以防被砸、被壓、觸電等不測;檢查門窗、室外空調的安全,并及時進行加固。
4.準備手電、食物及時飲用水,檢查電路,注意爐火、煤氣,防范火災;
5.在做好以上防臺風工作的同時,要做好防暴雨工作。
6.臺風來臨前,應準備好手電筒、收音機、食物、飲用水及常用藥品等,以備急需。
7.及時清理排水管道,保持排水暢通。
來源:中國安全生產網綜合整理,中國應急管理
編輯:云薇
審核:何榮
自進入6月份以來,與水相關的新聞又多了起來。南方多地抗洪搶險的報道,看得讓人揪心。
目前,我國正處于一年之中
降水最多最猛烈的階段,臺風、暴雨、雷電冰雹等極端天氣在這個時候發(fā)生的最多,內澇、滑坡、泥石流等災害也頻繁出現。
在城市,
易出現的災害有內澇、雷擊等在城市生活的你,
當這些災害發(fā)生在身邊時,
相關的防災避險知識都知道嗎?
下面一組動圖告訴我們,如果缺乏防災避險知識和意識,災害帶給我們的威脅可能就是致命的!▼城市內澇,市民涉水觸電
▼城市內澇,市民出行被水沖走
▼水中行走,一不小心跌入水坑和下水管道
▼暴雨中騎電動車行駛,遭遇雷擊
▼臺風來襲,汽車被掀翻,大樹被吹斷
如果你這時候出去,不是被吹跑就是被墜物、倒塌物砸傷
▼強降雨引發(fā)的洪澇還會把你的座駕“吞噬”、沖走……
掌握正確的防災避險知識和技能,很多悲劇就能避免!
劃重點!
內澇、雷擊、臺風,
汛期城市易發(fā)災害的
相關防災避險知識,
趕緊學起來!
城市內澇
因為城市內澇而引發(fā)的人員傷亡事件時有發(fā)生,每一起都教訓深刻。
案例
2019年8月10日,山東多地暴雨致積水嚴重。一男子騎電動車試圖沖過被積水淹沒的道路時,湍急的水流將男子和車沖走。
2019年4月11日,廣東深圳突發(fā)瞬時強降雨引發(fā)洪水,造成11人死亡。
2016年6月23日,四川達州迎來強降雨天氣,形成城市內澇。一小女孩被洪水沖倒并滑入正等待通過路口的小轎車車底,送醫(yī)后搶救無效身亡。
2015年11月14日,廣西賀州市一名19歲青年男子騎車經過賀州城區(qū)一處內澇點時,欲下車推行,剛踩入水中便突然倒地,送醫(yī)后不治。醫(yī)學鑒定認為,該男子的死因符合電擊特征。
2013年3月22日,長沙暴雨,一名21歲女孩不慎墜入井蓋被沖開的下水道,被急流卷走……
城市內澇,我們該如何避險?
點擊視頻查看▼
在室外,如遇城市內澇,
該如何避險?
內澇初期防范要點:
1.暴雨來臨前請找好一個安全的地方,并停留至暴雨結束為止。暴雨中安全的地方是指牢固的建筑物,地勢較高的建筑物。
2.如果暴雨已經開始,自己所處位置危險,盡可能聯絡家人,告知你的具體位置,在出現突發(fā)情況時方便救援。
3.如果路面開始積水,請不要貿然涉水。因為部分井蓋被掀起,行人難以察覺;水中行走,不明路況的情況下,還有可能發(fā)生觸電。
內澇形成后的自救方法:
1.受到內澇威脅,如果時間充裕,應向樓頂、站臺等高處轉移;在措手不及,已經受到洪水包圍的情況下,盡可能尋找周邊可以利用的船只、木排、門板、木床等,做水上轉移。
2.洪水來得太快,已經來不及轉移時,要立即爬上屋頂、樓房高屋、高墻,做暫時避險,等待援救。不要單身游水轉移。
3.發(fā)現高壓線鐵塔傾倒、電線低垂或斷折;要遠離避險,不可觸摸或接近,防止觸電。
4.遇到緊急情況無法處理及時,求助相關部門,切勿孤身冒險。
在室內,室外積水漫入屋內,
應該怎么做?
住在城市低洼住宅的居民,在收到暴雨預警后,需要提前因地制宜地采取圍擋措施??梢圆扇 靶“鼑贝胧?,如砌圍墻、大門口放置擋水板、堆砌土坎、配置小型抽水泵等。最好在門檻外側放上沙袋,沙袋可用麻袋、草袋或布袋、塑料袋,里面塞滿沙子、泥土、碎石。如果預料洪水還會上漲,那么底層窗檻外也要堆上沙袋。
一旦室外積水漫入屋內,需要及時切斷屋內電源與氣源,把容易浸泡損壞的物品放至高處,盡量采取各種措施排水。
如屋內積水加深,要及時轉移,不要在屋內停留,以免有生命危險。
開車時發(fā)生城市內澇,
怎么辦?
開車出門的市民,最好把汽車開到一個比較安全的地方停下來,盡量停在地勢較高的地方,盡量不要在車里避雨,確保人身安全。
開車通過有積水的道路,如果不熟悉路況,應密切關注防汛警示標志,切忌冒險涉水,水深未知路段應下車探索或繞行,不可盲目強制通行,首先要觀察水的深度,漫過車軸就不要行駛了,觀察其他同類型車輛能否順利通過,再決定是否繼續(xù)行駛。
涉水時要打開大燈和雙閃燈,在進入漫水區(qū)前,要注意與前面車輛保持較大車距,以防涌浪及帶起的水花進入發(fā)動機,造成車輛熄火。車輛也最好沿著前車走過的路線行駛,以免水中遇到障礙。深水行車要穩(wěn)住油門,低擋低速勻速過水,一氣通過,中途盡量不要停車、不要換擋、也不要急轉彎。
車輛受困時要及時撥打救援電話,等待救援;如果車在深水中熄火,不要再啟動以防止發(fā)動機進水;當汽車外積水進一步加深時,要及時逃生。
通過立交橋時,
怎么辦?
1.雨天要關注交通信息和其他提示,在立交橋發(fā)生積澇時,應及時尋找繞行的路線,切勿在大雨天盲目穿行地勢較低并有積水的立交橋。
2.已進入立交橋的汽車,可按交通提示,做到:一是分道行駛,擇路而行;二是舍主求輔,走地勢較高的輔路慢速行駛。
3.行人和騎自行車者,在立交橋處應遠離深水,遠離車輛,不要穿行于汽車之間,選擇地勢較高處安全慢行。
4.車內要準備能隨時砸破車窗自救的物品:如錘子、大號鐵鉗子、鎖車用的鋼鎖等。當車輛落水打不開車門時,需要使用救生錘敲擊車側窗的四個角落,擊碎玻璃后逃生。
人員遇險,如何求救?
1.呼叫求救:向周邊大聲呼喊,呼喊時最好同時晃動鮮艷顏色的旗子、衣服等。
2.電話求救:電話求救也很常用,可撥打119、110、120等進行求助。
國內常用應急救援電話
■ 110(報警電話:遇到無法解決的緊急情況,尋求警察幫助。)
■ 120(急救電話:提供緊急醫(yī)療救助服務。)
■ 119(火警電話:火災報警。119還參與其他災害事故的搶險救援,包括危險化學品泄漏、水災、風災、地震、建筑物倒塌等。)
■ 12119(森林防火報警電話:森林火災。)
■ 112 (行動電話112緊急救難專線,在手機打開后即使沒有接收訊號,甚至電力極為微弱,任何廠牌的手機在任何地點皆可撥通。)
■ 122(交通事故報警電話:發(fā)生交通事故,需要交通警察處理的報警求助電話。注意保護現場,不要隨意移動傷員以免加重傷害。)
■ 12395(海上搜救中心報警電話:及時實施海上救援行動)
■ 12320(公共衛(wèi)生熱線:如果需要了解關于傳染病等方面的信息可撥打公共衛(wèi)生熱線。)
3.敲擊求救:敲擊、口哨也是求救的重要方法,同時這些聲音通常也是救援的重要信號,救援人員可以通過這些信號找到你。
4.網絡求救:隨著網絡的普及,微信、微博、QQ等通信工具也成為緊急情況下求救的手段之一。
如何救助落水人員?
對于游泳技術較熟練的施救者,要盡量脫去衣褲,特別是要脫去鞋子,迅速游到溺水者附近。如果溺水者神志清醒,施救者從背后接近,一只手從背后抱住溺水者的頭頸,另一只手抓住溺水者的手臂游向岸邊。
如果施救者游泳技術不熟練或不會游泳,最好攜帶救生圈、木板或用小船進行救護,或投下繩索、竹竿等,使溺水者握住再拖帶上岸。
救援時要盡量避免被溺水者緊抱纏身,如果發(fā)生這樣的情形,不要拖拉,要放手自沉,等溺水者松手后,再進行施救。
救援時如何預防觸電?
要趟水通過有積水路面,一定要隨時觀察所通過的路段附近有沒有電線斷落在積水中。發(fā)現高壓線鐵塔傾斜或者電線斷頭下垂時,要及時躲避,防止直接接觸和跨步電壓觸電。
如果發(fā)現供電線路斷落在積水中,使水中帶電的情況,不要貿然進行救援。發(fā)現有人觸電倒地,切忌用手接觸觸電者,要立即在周圍做好記號,提醒其他行人不要靠近,應及時撥打求助電話。
更多知識點
向上滑動閱覽
城市哪些地方容易發(fā)生內澇?
內澇易發(fā)區(qū)域:城區(qū)低洼地區(qū)、下凹式立交橋、地下軌道交通、地下商場與車庫等地下空間、危舊房與地下室以及在建工地等。
家用要常備的內澇防范用品有哪些?
收音機可以幫助我們接收天氣、洪澇預警信息。收音機也許不常用,但是收音機大都使用電池,不需要接通家里的交流電源,在抵御洪澇災害時很有用。
哨子是我們求救的工具,所以一定要準備。
手電可以幫助我們在晚上的時候安全撤離,也是重要的求救信號。
救生衣和救生圈是我們防止溺水的保護工具。
車中常備的內澇防范用品有哪些?
哨子、手電筒、救生衣或救生圈跟家庭常備物品中的使用方法是一樣的。應急錘和五金工具箱可以幫助我們在車輛溺水時打開車門逃生,所以車內準備應急錘和五金工具箱是很有必要的。車窗玻璃邊緣和角落是容易破碎的位置,當遭遇車輛溺水時可以嘗試敲擊這些部位。
注意災后個人飲食飲水及環(huán)境衛(wèi)生
1.食用瓜果蔬菜前要清洗干凈,少食生冷食品,不吃腐敗變質的食物。
2.不喝生水,飲用水要燒開后再飲用。如果飲用水受到污染,要經過消毒處理后再飲用。
3.城市內澇過后,要對地面淤泥、垃圾及時清理,做好衛(wèi)生防疫。
4.關注個人健康,出現腹瀉、發(fā)熱等癥狀一定及時請醫(yī)生診治。
城市雷擊
下面這個案例近日引起網友關注。
案例
近日,深圳一女子在家中突然遭遇雷擊。
據了解,當日深圳暴雨,這名女子在家中廚房突遭雷擊致其四肢及面部大面積燒傷。
事后,有記者走訪涉事大樓,發(fā)現天臺上亂拉亂搭的線隨處可見,避雷帶和這些線形成一張巨大的網。
雷電的危害不言而喻,
我們要怎么預防?請認真看下面的內容!
雷雨天氣,
室內如何避免雷擊?
1.打雷時,首先要做的就是關好門窗,防止雷電直擊室內或者防止球形雷飄進室內。
2.遇到雷雨天氣,人不要站在燈泡下,應將家用電器的電源切斷,以免損壞電器。
3.雷雨天氣時,盡量不要撥打、接聽電話或使用手機,應拔掉電源和電話線等可能將雷電引入的金屬導線。
4.不要使用太陽能熱水器,水管接入地下,雷電能通過水流傳導入室內導致火災甚至直接至人死亡。
雷雨天氣,
室外如何避免雷擊?
1.雷雨天氣時不要停留在高樓平臺上,在戶外空曠處不宜進入孤立的棚屋、崗亭等,遠離建筑物外露的水管、煤氣管等金屬物體及電力設備。
2.不宜在大樹下躲避雷雨,如果在戶外遭遇雷雨,來不及離開高大物體時,應馬上找些干燥的絕緣物放在地上,并將雙腳合攏在上面,切勿將腳放在絕緣物以外的地面上,因為水能導電。
3.當在戶外看見閃電并幾秒鐘內就聽見雷聲時,說明正處于近雷暴的危險環(huán)境,此時應停止行走,兩腳并攏并立即下蹲,不要與人手拉手在一起,最好使用塑料雨具、雨衣等。
4.在雷雨天氣中,不宜在空曠處打傘,或高舉羽毛球拍、高爾夫球棍、鋤頭等;不宜進行戶外球類運動,雷暴天氣進行高爾夫球、足球等運動是非常危險的;不宜在水面和水邊停留;不宜在河邊洗衣服、釣魚、游泳、玩耍等。
如何施救被雷擊者?
如果被雷擊者衣服著火,應立刻躺下,避免火燒及面部,同時施救者可以向傷者潑水,或用厚外衣、毯子等裹住傷者來進行滅火。
如果被雷擊者陷入昏迷,甚至停止呼吸,施救者要讓被雷擊者躺平,同時解開其衣扣并立即對其進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臟按壓等復蘇搶救;
如果被雷擊者的身體已被燒傷或已休克,但仍有呼吸和心跳,則其自行蘇醒的可能性很大,這時應讓被雷擊者平臥,再送醫(yī)院進行治療;
在送醫(yī)途中,要注意為被雷擊者保溫,若其有狂躁不安、痙攣抽搐等現象,施救者應對其頭部進行冷敷,但需注意的是,不要用油膏擦拭被雷擊者身上的傷口或創(chuàng)面。
城市臺風
臺風,致災性極強,它除了能引發(fā)強對流天氣,造成城市內澇等次生災害外,大風吹落、吹倒的物體傷人事件也很多。
案例
2017年8月23日,“天鴿”正面吹襲廣東珠海、中山??耧L暴雨中,中山市的黃女士駕駛摩托車從工作單位回家,在行駛至西區(qū)下閘西河東路時,一棵大樹倒下,黃女士被壓,送醫(yī)后搶救無效身亡。
臺風來襲,如何防范?
點擊視頻查看▼
臺風防范要點
1.密切關注有關臺風的報道,及時采取預防措施。
2.強風有可能吹倒建筑物、高空設施,造成人員傷亡。居住在各類危舊住房、廠房、工棚的群眾,在臺風來臨前,要及時轉移到安全地帶,不要在臨時建筑(如圍墻等)、廣告牌、鐵塔等附近避風避雨。車輛盡量避免在強風影響區(qū)域行駛。
3.強風會吹落高空物品,要及時搬移屋頂、窗口、陽臺處的花盆、懸吊物等;關好門窗,最好不要出門,以防被砸、被壓、觸電等不測;檢查門窗、室外空調的安全,并及時進行加固。
4.準備手電、食物及時飲用水,檢查電路,注意爐火、煤氣,防范火災;
5.在做好以上防臺風工作的同時,要做好防暴雨工作。
6.臺風來臨前,應準備好手電筒、收音機、食物、飲用水及常用藥品等,以備急需。
7.及時清理排水管道,保持排水暢通。
來源:中國安全生產網綜合整理,中國應急管理
編輯:云薇
審核:何榮
網友評論網友評論文明上網理性發(fā)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xié)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