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門廣播電視臺融媒體記者鄭蕓:“‘尋訪紅色記憶,展示百年成就’異地采訪活動,我們現(xiàn)在來到了武漢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這里是大革命時期國共兩黨合作創(chuàng)辦的培養(yǎng)農民運動干部的學?!,F(xiàn)在我們就一起進去重溫一下這段紅色歷史?!?/p>
現(xiàn)場可以看到眾多胸戴黨徽的黨員、在校大學生紛紛來到這里尋訪紅色記憶。不少黨員懷著莊重而崇敬的心情進行參觀,并重溫入黨誓詞,進行莊嚴的宣誓。
當時的農講所以訓練能領導農村革命人才為培養(yǎng)目標,鄧演達、毛澤東、陳克文曾擔任常務委員,毛澤東實際主持工作。許多著名的共產黨人、國民黨左派和知名人士如瞿秋白、李立三、惲代英、彭湃、方志敏、陳蔭林、于樹德、李漢俊、何翼人、李達等都在農講所任教。
如今,農講所已成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紅色旅游經典景區(qū),成為武漢紅色旅游的網(wǎng)紅打卡地。農講所的功能在不斷變化,唯一不變的是,革命精神在這里弘揚,紅色血脈在這里延續(xù)。在農講所大操場上,黨的偉大領袖毛澤東同志的雕像,屹立于中間。他右手高舉,遠眺前方,仿佛在為新時代青年加油鼓勁。
華中科技大學研究生鄧文浩:我覺得那個時候毛澤東同志能夠想到這個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這個指導方向還是很不容易的,因為它是需要經過很多個過程,包括很多個探索,也有自己的一些學習才能夠得到這一結論,也正是因為這一結論,我們黨才能夠逐漸發(fā)展壯大。
來源:荊門廣播電視臺 吳依慧 鄭蕓
編輯:鄭蕓
二審:杜莉
三審:鄭海兵
荊門廣播電視臺融媒體記者鄭蕓:“‘尋訪紅色記憶,展示百年成就’異地采訪活動,我們現(xiàn)在來到了武漢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這里是大革命時期國共兩黨合作創(chuàng)辦的培養(yǎng)農民運動干部的學?!,F(xiàn)在我們就一起進去重溫一下這段紅色歷史。”
現(xiàn)場可以看到眾多胸戴黨徽的黨員、在校大學生紛紛來到這里尋訪紅色記憶。不少黨員懷著莊重而崇敬的心情進行參觀,并重溫入黨誓詞,進行莊嚴的宣誓。
當時的農講所以訓練能領導農村革命人才為培養(yǎng)目標,鄧演達、毛澤東、陳克文曾擔任常務委員,毛澤東實際主持工作。許多著名的共產黨人、國民黨左派和知名人士如瞿秋白、李立三、惲代英、彭湃、方志敏、陳蔭林、于樹德、李漢俊、何翼人、李達等都在農講所任教。
如今,農講所已成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紅色旅游經典景區(qū),成為武漢紅色旅游的網(wǎng)紅打卡地。農講所的功能在不斷變化,唯一不變的是,革命精神在這里弘揚,紅色血脈在這里延續(xù)。在農講所大操場上,黨的偉大領袖毛澤東同志的雕像,屹立于中間。他右手高舉,遠眺前方,仿佛在為新時代青年加油鼓勁。
華中科技大學研究生鄧文浩:我覺得那個時候毛澤東同志能夠想到這個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這個指導方向還是很不容易的,因為它是需要經過很多個過程,包括很多個探索,也有自己的一些學習才能夠得到這一結論,也正是因為這一結論,我們黨才能夠逐漸發(fā)展壯大。
來源:荊門廣播電視臺 吳依慧 鄭蕓
編輯:鄭蕓
二審:杜莉
三審:鄭海兵
網(wǎng)友評論網(wǎng)友評論文明上網(wǎng)理性發(fā)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xié)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