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
2024年第三季度“湖北好人”公示開啟,
全省共有22人入選公示名單。
其中,
黃石市的“鑰匙姑娘”于文英榜上有名。
因為一句承諾,
今年64歲的她,
從“小于”干到了“老于”,
從一個人帶出一個26人的團隊。
目前,于文英和她的
“紅馬甲助老服務(wù)隊”,
為社區(qū)40余名需要照顧的老人
繼續(xù)在服務(wù),
用一份微愛小善鑄就一方美談。
一句承諾,讓她走進老人心扉
“小時候,父母就去世了,
我和姐姐是在伯伯家養(yǎng)大的?!?/span>
10月24日,
在黃石市開發(fā)區(qū)·鐵山區(qū)建設(shè)路社區(qū),
于文英告訴極目新聞記者。
長大后,于文英在大冶鐵礦上班,
并在鐵山建設(shè)路社區(qū)成家生子。
于文英和她的一串鑰匙
“張婆婆是我照顧的第一個媽媽?!?/span>
于文英回憶說,
在該社區(qū)從小一起長大的詹霞和她是工友。
2006年的一天,
詹霞找到于文英稱,
需要去一趟遠在南京工作的兒子那里。
但放心不下父母,
想拜托于文英幫忙照顧一段時間。
于文英二話沒說便答應(yīng)了下來。
“潘婆婆是我照顧的第二個媽媽?!?/span>
于文英介紹,
潘素惠老人生育了三個女兒,
20多年前,
老人的大女兒因病去世后,
小女兒嫁到了黃石城區(qū),
照顧老人的責(zé)任落在了
二女兒吳堅紅的身上。
因為是鄰居,
于文英和吳堅紅是同年,
從小一起長大,一起上學(xué),
看到潘素惠失去大女兒后,
整天郁郁寡歡,偷偷抹淚,
心地善良的于文英便經(jīng)常上門勸慰。
“以后我就是你的女兒,
有什么事跟我講?!?/span>
從小失去父母的于文英于心不忍,
對潘素惠說。
就是這一句承諾,
于文英堅持了18年。
提起往事,于文英忍不住抹淚
一串鑰匙,讓她成了鄰里女兒
2009年,于文英退休了。
不久,
詹霞因種種原因要搬到南京常住。
臨走前,
她將家里的鑰匙配置了一把,
送到于文英手上:
“于姐姐,家里交代好了,
老人有啥特殊情況,
要麻煩你幫忙看一看?!?/span>
“放心吧,他們也是我的‘爸媽’?!?/span>
時間長了,
兩人將家中的鑰匙交給了于文英,
讓她幫忙照顧一下年邁的老人。
2015年,張美玉的老伴詹懷安住院,
于文英在病房前忙前忙后,
醫(yī)院的醫(yī)生護士都夸:
“你這個女兒真孝順。”
卻不知道于文英和老人是非親非故。
直到詹懷安老人去世后,
一些人明白真相后表示,
親生的女兒都做不到這么貼心。
幾年前,潘素惠老人摔了一跤,
導(dǎo)致腿部骨折。
出院后在家養(yǎng)病期間,
于文英卷起被子直接搬到了潘婆婆家中,
陪著照顧老人一個多月時間。
這些事在社區(qū)里傳開后,
越來越多的老人也將自家的鑰匙
交到于文英手上。
于文英來者不拒,
腰間逐漸掛滿鑰匙,
最多時有34把。
其中,
有6把鑰匙的主人是6對老年夫妻,
另外28把鑰匙的主人是獨居老人。
“原來整天看著于文英
拎著一串鑰匙到處跑,
以為她是看車棚的或是修鎖的。”
今年71歲的李湘蘭告訴極目新聞記者,
她從大冶鐵礦退休后,
仍在社區(qū)負責(zé)退休干部的聯(lián)絡(luò)等事情。
有一次看到于文英渾身透濕,
便覺得奇怪。
經(jīng)過打聽才得知,
于文英為了幫助老人洗澡,
將自己汗?jié)窳恕?/span>
得知于文英的事跡后,
李湘蘭十分感動,
便毅然加入了“紅馬甲助老服務(wù)隊”,
成了服務(wù)隊的一員。
潘婆婆(左)和陶婆婆見到于文英開心得合不攏嘴
一聲媽媽,暖了40多名老人的心
“別人家都有兒女,
你整天替人盡孝圖個啥?”
整天往社區(qū)一些獨居老人家中跑,
今年71歲的老伴徐長良頗有不滿。
徐長良退休前是一名電工。
得知老伴不樂意后,
于文英便有意帶著丈夫一起,
哪家有需要修修補補的事情或是要接個電源,
她便讓丈夫徐長良一起上門幫忙。
時間長了,
徐長良在于文英的帶動下,
也成了社區(qū)志愿者。
“兒子在武漢工作,
不需要我們操心。”于文英說,
因為親家一家非常好,
孫子也不需要她和老伴操心,
所以能沉下心來,
一心照顧社區(qū)的獨居老人。
于文英和張美玉合影
在于文英的帶動下,
2022年9月,
該社區(qū)成立了一支
“紅馬甲助老服務(wù)隊”,
目前有26名志愿者
在為社區(qū)40多名獨居老人服務(wù)。
建設(shè)路社區(qū)書記董凌燕介紹,
于文英保管的每把鑰匙背后,
都有一個感人的故事。
對行動不便的老人,
于文英用鑰匙打開門,
進入他們家中,
幫助他們做飯、洗衣、打掃衛(wèi)生;
對子女不在身邊的老人,
于文英不定期上門,陪他們聊天,
給予精神上的慰藉和陪伴;
在端午節(jié)等傳統(tǒng)節(jié)日,
于文英還會為老人們準備粽子等,
讓他們感受到社區(qū)黨組織的溫暖和關(guān)懷。
“小時候沒享受到父親的愛,
現(xiàn)在老了,有幾十個‘爸媽’寵著。”
于文英說,
這40多名被照顧的老人,
哪家做點好吃的都要給她留一份,
天氣轉(zhuǎn)涼了,
“媽媽”們都在提醒她“多穿點”。
這份雙向奔赴的愛匯聚在一起,
照亮了鐵山,溫暖了黃石。
來源:極目新聞
編輯:孫弋雯
二審:黃韶光
三審:吳東來
10月11日,
2024年第三季度“湖北好人”公示開啟,
全省共有22人入選公示名單。
其中,
黃石市的“鑰匙姑娘”于文英榜上有名。
因為一句承諾,
今年64歲的她,
從“小于”干到了“老于”,
從一個人帶出一個26人的團隊。
目前,于文英和她的
“紅馬甲助老服務(wù)隊”,
為社區(qū)40余名需要照顧的老人
繼續(xù)在服務(wù),
用一份微愛小善鑄就一方美談。
一句承諾,讓她走進老人心扉
“小時候,父母就去世了,
我和姐姐是在伯伯家養(yǎng)大的?!?/span>
10月24日,
在黃石市開發(fā)區(qū)·鐵山區(qū)建設(shè)路社區(qū),
于文英告訴極目新聞記者。
長大后,于文英在大冶鐵礦上班,
并在鐵山建設(shè)路社區(qū)成家生子。
于文英和她的一串鑰匙
“張婆婆是我照顧的第一個媽媽?!?/span>
于文英回憶說,
在該社區(qū)從小一起長大的詹霞和她是工友。
2006年的一天,
詹霞找到于文英稱,
需要去一趟遠在南京工作的兒子那里。
但放心不下父母,
想拜托于文英幫忙照顧一段時間。
于文英二話沒說便答應(yīng)了下來。
“潘婆婆是我照顧的第二個媽媽。”
于文英介紹,
潘素惠老人生育了三個女兒,
20多年前,
老人的大女兒因病去世后,
小女兒嫁到了黃石城區(qū),
照顧老人的責(zé)任落在了
二女兒吳堅紅的身上。
因為是鄰居,
于文英和吳堅紅是同年,
從小一起長大,一起上學(xué),
看到潘素惠失去大女兒后,
整天郁郁寡歡,偷偷抹淚,
心地善良的于文英便經(jīng)常上門勸慰。
“以后我就是你的女兒,
有什么事跟我講。”
從小失去父母的于文英于心不忍,
對潘素惠說。
就是這一句承諾,
于文英堅持了18年。
提起往事,于文英忍不住抹淚
一串鑰匙,讓她成了鄰里女兒
2009年,于文英退休了。
不久,
詹霞因種種原因要搬到南京常住。
臨走前,
她將家里的鑰匙配置了一把,
送到于文英手上:
“于姐姐,家里交代好了,
老人有啥特殊情況,
要麻煩你幫忙看一看?!?/span>
“放心吧,他們也是我的‘爸媽’?!?/span>
時間長了,
兩人將家中的鑰匙交給了于文英,
讓她幫忙照顧一下年邁的老人。
2015年,張美玉的老伴詹懷安住院,
于文英在病房前忙前忙后,
醫(yī)院的醫(yī)生護士都夸:
“你這個女兒真孝順。”
卻不知道于文英和老人是非親非故。
直到詹懷安老人去世后,
一些人明白真相后表示,
親生的女兒都做不到這么貼心。
幾年前,潘素惠老人摔了一跤,
導(dǎo)致腿部骨折。
出院后在家養(yǎng)病期間,
于文英卷起被子直接搬到了潘婆婆家中,
陪著照顧老人一個多月時間。
這些事在社區(qū)里傳開后,
越來越多的老人也將自家的鑰匙
交到于文英手上。
于文英來者不拒,
腰間逐漸掛滿鑰匙,
最多時有34把。
其中,
有6把鑰匙的主人是6對老年夫妻,
另外28把鑰匙的主人是獨居老人。
“原來整天看著于文英
拎著一串鑰匙到處跑,
以為她是看車棚的或是修鎖的?!?/span>
今年71歲的李湘蘭告訴極目新聞記者,
她從大冶鐵礦退休后,
仍在社區(qū)負責(zé)退休干部的聯(lián)絡(luò)等事情。
有一次看到于文英渾身透濕,
便覺得奇怪。
經(jīng)過打聽才得知,
于文英為了幫助老人洗澡,
將自己汗?jié)窳恕?/span>
得知于文英的事跡后,
李湘蘭十分感動,
便毅然加入了“紅馬甲助老服務(wù)隊”,
成了服務(wù)隊的一員。
潘婆婆(左)和陶婆婆見到于文英開心得合不攏嘴
一聲媽媽,暖了40多名老人的心
“別人家都有兒女,
你整天替人盡孝圖個啥?”
整天往社區(qū)一些獨居老人家中跑,
今年71歲的老伴徐長良頗有不滿。
徐長良退休前是一名電工。
得知老伴不樂意后,
于文英便有意帶著丈夫一起,
哪家有需要修修補補的事情或是要接個電源,
她便讓丈夫徐長良一起上門幫忙。
時間長了,
徐長良在于文英的帶動下,
也成了社區(qū)志愿者。
“兒子在武漢工作,
不需要我們操心?!庇谖挠⒄f,
因為親家一家非常好,
孫子也不需要她和老伴操心,
所以能沉下心來,
一心照顧社區(qū)的獨居老人。
于文英和張美玉合影
在于文英的帶動下,
2022年9月,
該社區(qū)成立了一支
“紅馬甲助老服務(wù)隊”,
目前有26名志愿者
在為社區(qū)40多名獨居老人服務(wù)。
建設(shè)路社區(qū)書記董凌燕介紹,
于文英保管的每把鑰匙背后,
都有一個感人的故事。
對行動不便的老人,
于文英用鑰匙打開門,
進入他們家中,
幫助他們做飯、洗衣、打掃衛(wèi)生;
對子女不在身邊的老人,
于文英不定期上門,陪他們聊天,
給予精神上的慰藉和陪伴;
在端午節(jié)等傳統(tǒng)節(jié)日,
于文英還會為老人們準備粽子等,
讓他們感受到社區(qū)黨組織的溫暖和關(guān)懷。
“小時候沒享受到父親的愛,
現(xiàn)在老了,有幾十個‘爸媽’寵著?!?/span>
于文英說,
這40多名被照顧的老人,
哪家做點好吃的都要給她留一份,
天氣轉(zhuǎn)涼了,
“媽媽”們都在提醒她“多穿點”。
這份雙向奔赴的愛匯聚在一起,
照亮了鐵山,溫暖了黃石。
來源:極目新聞
編輯:孫弋雯
二審:黃韶光
三審:吳東來
網(wǎng)友評論網(wǎng)友評論文明上網(wǎng)理性發(fā)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wù)協(xié)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