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 源: 瀏 覽: 1
在恩施鶴峰博物館,AI將沉睡千年的文物紛紛“蘇醒”,為它們開啟了一場奇妙的“探秘”之旅。瞧,彩繪菩薩、人物俑堆塑罐、永寧寺雙獸鈕銅鐘、虎紐錞于都“活”過來了,它們“破圈”而出,盡情釋放“活”力。
【文物簡介】
虎鈕錞于:戰(zhàn)國時期,一級文物,青銅質,通高42㎝,腹徑27.2㎝,鈕高6.5㎝,重7500ɡ。系扁圓肩單虎鈕直口式錞于,盤中塑虎鈕,虎身飾有云朵狀紋飾,虎口大張而鋒齒畢露,虎尾上卷連盤沿,器壁較薄無紋飾。作戰(zhàn)時與鼓配合,用來調動部隊進退、鼓舞軍隊士氣。巴人崇虎,將錞于鈕塑成虎形,表達了對于信仰的尊重,后逐漸演變?yōu)槭献宀柯浼漓攵Y儀中的重器,成為權力、財富的象征。在鶴峰縣城附近雞公洞峽谷出土。
永寧寺雙獸鈕銅鐘:一級文物,原存于鶴峰縣走馬鎮(zhèn)麻寮所永寧寺內,為明代所鑄,上有銘文2000余字。麻寮千戶所,唐姓,始于元至正年間,止于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改土歸流。麻寮所千戶所為容美土司外圍守備機構,下轄十一個百戶所。銅鐘通高137厘米、口徑98厘米、邊厚4.5厘米,獸鈕高22厘米、鈕徑10厘米,重400余公斤。
彩繪菩薩:三級文物,為1928年陳連振父子率鄔陽關神兵在鳳凰寨練兵時使用過的彩繪菩薩,通高37㎝,人物高32㎝,底座長14㎝,寬8.3㎝,高5㎝。
人物俑堆塑罐:三級文物,通高36.5㎝,陶質,罐上堆塑人物、鳥雀、走獸等,神態(tài)各異,生動形象,罐身有明顯附加堆紋。
來源:云上鶴峰
編輯:孫弋雯
二審:黃韶光
三審:吳東來
網(wǎng)友評論網(wǎng)友評論文明上網(wǎng)理性發(fā)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xié)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