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夢南,一個出生在湖南省宜章縣莽山的美麗女孩,半歲時雙耳失聰,可她卻偏偏要和正常孩子一起上學。多年來,她克服了失聰帶來的重重阻礙,以超越常人的毅力努力前行。
2018年5月,她被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錄取為博士研究生后,繼續(xù)致力于向校內(nèi)外師生和社會公眾普及無障礙理念,推動無障礙環(huán)境建設……
2022年3月3日,江夢南光榮當選為“2021感動中國年度人物”!
“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江夢南
她能奇跡般地做到這一切,是因為她幸運地擁有一對永不言棄的教師父母,特別是母親江文革,一名普通而異常堅韌的鄉(xiāng)村教師。在經(jīng)過杜鵑啼血般的痛苦之后,她又如燕子銜食,以深沉的母愛養(yǎng)育女兒。
她不僅教會女兒讀懂唇語,還教會她說話,更可貴的是,她培養(yǎng)女兒從小就自強自立,于荊棘之處踏出坦途,最終取得了非凡成績!母愛的力量無堅不摧,有了她,石頭也能唱歌,鐵樹也可以開花!
不甘啊,小精靈墮入寂靜的世界?
1992年夏天,湖南省郴州市宜章縣,林海茫茫的莽山瑤族鄉(xiāng),一聲嘹亮的嬰啼破空而來,給莽山民族中學教師趙長軍和江文革夫婦帶來了無限驚喜,他們給女兒取了個詩意的名字:江夢南。
江夢南半歲之前,每當課間鈴聲響起,她就手舞足蹈,嘴里發(fā)出咿呀歡叫。她是老師和學生喜愛的小精靈。趙長軍對妻子說,夢南動作這么協(xié)調(diào),將來當個舞蹈家吧。江文革卻說,不,她會成為歌唱家!夫妻倆愉悅地抬著杠。其實他們心里都認為,女兒平平安安、健康成長就是最大的福氣??擅\卻偏偏給他們開了一個殘酷的玩笑。
小夢南半歲時,父母不巧去郴州照顧生病的外公去了,就讓奶奶代為照顧她。哪知,小夢南高燒39°C,奶奶帶她在鄉(xiāng)村診所打了十來天吊針。女兒退燒之后,細心的江文革發(fā)覺女兒不對勁,她拿著搪瓷盆在女兒耳邊使勁敲,小夢南毫無反應??謶指芯o緊地攫住了江文革的心。趙長軍聽說過藥物致聾的案例,他也急得六神無主。
1993年暑假,趙長軍夫婦抱著小夢南到市醫(yī)院檢查,醫(yī)生給出了一致診斷:孩子有聽力障礙!趙長軍一手抱著女兒,一手拉著妻子,愴然走出醫(yī)院,他安慰妻子:“咱們到省里去,大醫(yī)院總會有辦法。”
隨后,他們相繼來到長沙湘雅醫(yī)院及湖南省兒童醫(yī)院。醫(yī)生再次給出明確診斷:夢南對135分貝未引出反應波,系極重度神經(jīng)性耳聾,目前的醫(yī)療技術對這種耳聾無能為力!江文革當即癱軟在地,等她回過神來,女兒正用小手撫摸著她的臉。摟過女兒,江文革無聲飲泣。
在省兒童醫(yī)院,他們想給女兒買一個助聽器,醫(yī)生好心勸阻道:夢南對135分貝都沒有引出反應波,助聽器對她而言沒太大意義。但趙長軍夫婦執(zhí)意花了兩個月工資買了一個國產(chǎn)助聽器。江文革把助聽器塞到女兒耳朵里,沒多久,女兒耳周稚嫩的皮膚被磨破了。好在,不久小夢南就適應了,不再亂動。江文革用錄音機播放各種聲音,可小夢南仍沒有任何反應。
為了解女兒的病情,夫婦倆買來大量相關書籍認真研讀,希望從中找到辦法。他們每天在女兒面前不停說話,不停讓她喊“爸爸、媽媽”,小夢南卻睜著懵懂的雙眼,不知所措。當時,“氣功”療法盛行,趙長軍請來一個個“氣功師”給女兒治療,都毫無效果。隨后,他們又請“名師”給女兒做針灸療法,小夢南被扎得疼痛難忍,大汗淋漓。母女連心,江文革感到自己的心臟被一次次碾碎,又一次次拼合。
1994年寒假,一家三口背著行囊來到了北京。他們沒有料到,北京的冬天如此寒冷,三個人穿上了帶來的所有衣服,還是瑟瑟發(fā)抖。讓他們更為心寒的是,業(yè)內(nèi)最權威的解放軍總醫(yī)院、協(xié)和醫(yī)院、同仁醫(yī)院及中日友好醫(yī)院,都給小夢南下了結(jié)論:器官發(fā)育正常,染色體正常,系高燒所致極重度神經(jīng)性耳聾,無法治療。室外寒風呼嘯,趙長軍夫婦默默地收拾著行李準備回家。小夢南扶著床沿自顧自玩耍,她的皮球滾到了遠處。
這時,她嘴里發(fā)出含混的求援的聲音,分明在叫“媽媽”。趙長軍和江文革都怔住了,江文革急忙蹲下來對女兒說:“叫媽媽,媽媽!”小夢南愣愣地看著媽媽。江文革像平常一樣把女兒的小手放在自己的喉嚨上,讓她感受聲帶的震動,一遍遍地說著“媽媽”?!皨尅獘尅?,含混不清卻又如此悅耳,仿佛石破天驚,仿佛兩年前大山里那聲嘹亮的嬰啼,小夢南喊出了對她一生來說最重要的第一聲“媽媽”!
江文革強忍著眼淚引導女兒再次喊自己。小夢南似乎是為了哄媽媽開心,“媽媽!媽媽!”叫得一聲比一聲響亮!趙長軍忘了收拾行李,熱淚盈眶地看著狂喜的妻子和快樂的女兒,他蹲下來,抱住了妻女。在女兒患病之后,在北京零下20多度的嚴寒里,他們第一次感受到了人生的春意。
“媽媽”,這是全世界唯一共通的一個詞語,從小夢南嘴里說出來,卻具有非比尋常的意義。這一天,趙長軍夫婦心頭又涌起無限遐想——長大后的女兒甜蜜地呼喚著爸爸媽媽,吐露著人類語言的芬芳。
這是奢望,也是希望。天無絕人之路?。⌒裟系亩@治療無望,言語康復卻有了希望!
看見你的聲音,唇齒間母愛芳香四溢
回到莽山民族中學的家中后,趙長軍和妻子約定,無論有多忙,也要把女兒帶在身邊。他們大量閱讀教育和醫(yī)學資料,明白女兒的啟蒙期至關重要,絕不能錯過。
大多數(shù)小朋友都和父母做過“打哇哇”的小游戲——用掌心拍打張開的嘴巴,發(fā)出“哇哇”的聲音。小夢南也不例外,但她始終只有拍嘴的動作,嘴里不能發(fā)出任何聲音。
江文革心酸不已,她給女兒戴上助聽器,邊給女兒示范,邊把女兒的手放在自己的喉嚨上,讓女兒感受到自己聲帶的顫動,讓女兒明白:只有聲帶振動,才能發(fā)出聲音來。她一遍遍地重復著“打哇哇”的動作,一天,兩天,三天……終于,小夢南的喉嚨里發(fā)出“啊啊”的聲音來。
江文革激動地抱起女兒飛奔到丈夫的辦公室,大聲喊道:“夢南會打哇哇了!”幾個同事紛紛鼓掌。小夢南更加起勁地“打哇哇”。江文革夫婦意識到,訓練女兒必須不斷重復,更要適當?shù)刭澷p鼓勵。
每天一下班回家,趙長軍夫婦就分工合作,他負責做飯,江文革負責帶女兒。江文革抱著女兒,讓女兒背對著自己的胸口坐在她的雙腿上,兩人面對前方的一面大鏡子,這樣,小夢南就能清楚地看到鏡子里的媽媽說話的口型。江文革拿著書,一個字一個字地慢慢念給女兒看,讓她看準媽媽每個字發(fā)音的口型。
其實,江文革自己也不清楚,這樣做到底有沒有用。這是一場看不到勝算的“持久戰(zhàn)”,“堅持”是他們唯一的武器。有時一兩個小時下來,江文革的嗓子啞了,不想再多說一句話,但女兒仍興致勃勃,她只能做口型而不發(fā)聲,小夢南也能看懂。
江文革有空就抱著女兒,在戶外時,她看到什么就對她說什么,恨不能把整個世界的音韻都塞給女兒,只為小夢南能開口說上幾句話。寒來暑往,小夢南慢慢習慣了母親的“唇語”,那唇齒之間流淌著的母愛,芳香四溢,無時無刻不滋養(yǎng)著她,包裹著她。
奇跡終于出現(xiàn)了。在媽媽的不懈努力下,小夢南不斷地試錯,不斷地在父母的鼓勵下糾正發(fā)音,她幾乎和正常孩子一樣同步開口說話。盡管,她把“花花”說成“哈哈”,把“下雨”說成“哈五”,但對父母而言,她的每一個細小的聲音都宛如天籟。
幼年時的江夢南與父母在一起
1995年夏季的一天,江文革在鏡子前教女兒拼“P”字的發(fā)音。長期以來,他們?yōu)樾裟系陌l(fā)音不準問題憂心不已,因為發(fā)音不準,說話就沒有意義。后來他們發(fā)現(xiàn)學拼音是最好的辦法。但這個“P”的發(fā)音,整整學了一個月,女兒還是無法正確發(fā)出。江文革并不放棄,一遍又一遍地教女兒。
突然,小夢南身子一歪,倒在江文革懷里。江文革急忙抱起女兒,夫婦倆連夜將女兒送到醫(yī)院,這才得知:原來女兒患了中耳炎,并伴隨眩暈現(xiàn)象。江文革心疼女兒,自責地捶打著自己的頭,號啕大哭。趙長軍把妻子攬入懷中,幽默地寬慰她:“老婆,其實你是這個世界上最負責的媽媽,如果有個諾貝爾母親獎,非你莫屬?!苯母锏那榫w這才穩(wěn)定下來。
背著妻子時,趙長軍卻流下了眼淚,他心疼妻子的勞累,更心疼女兒的病情。小夢南的中耳炎和眩暈癥狀不斷復發(fā),直到1995年底,一家三口來到北京同仁醫(yī)院耳科研究所,經(jīng)過專家會診,才徹底治好。
鄉(xiāng)村教師收入微薄,幾年來對女兒的奔波治療,花費甚巨,趙長軍夫婦無時無刻不在為錢發(fā)愁,想盡各種辦法開源節(jié)流,但還是欠了不少外債。在這種情況下,1997年暑假,他們還是帶著女兒趕赴北京,為她購置了一副4000元的進口助聽器。
有一次,家里沒米了,口袋里僅有2元錢的江文革不好意思跟賣米的老板明說,她靈機一動,對老板說:“我先買兩塊錢的米回去試吃一下,好吃了再來買一袋?!睘榱松妫w長軍只好再次放下顏面向朋友借錢。除夕將至,趙長軍為了不讓在農(nóng)村生活的母親失望,不得不找朋友借了100元錢給母親送去。
那些年,為了省錢,趙長軍沒上過理發(fā)店,都是江文革給他理發(fā)。有一天,江文革一邊給丈夫理發(fā),一邊掉淚。趙長軍問妻子怎么了,江文革哽咽著說:“三十多歲的人,這么多白頭發(fā)……”趙長軍打趣道:“這不正顯得趙老師學識淵博么?”江文革哭得更甚了。多少個日夜,趙長軍抱著女兒,背著行囊,翻山越嶺去看病。在家里,他任勞任怨地包攬家務,天還沒亮,他就扛著鋤頭到菜地種菜,只為省下買菜的錢。
貧困并沒有打垮趙長軍夫婦,他們的精神世界無比富足。家里到處都是書,小夢南隨手就能拿到。因為將來在課堂上女兒聽不到老師的聲音,為了讓女兒能像正常孩子一樣入學,夫妻倆著重培養(yǎng)她的自學能力。
在訓練女兒“讀唇”能力的同時,他們努力培養(yǎng)她養(yǎng)成自學讀書的習慣。為了訓練女兒識別他人的口唇變化,他們每天定時讓女兒看帶字幕的電視節(jié)目。慢慢地,小夢南已經(jīng)能讀懂父母的唇語,自如地和父母交流;與他人“交談”雖然很慢,但如果能看到口型且對方語速慢,也沒有多大障礙。
轉(zhuǎn)眼間,小夢南6歲了,趙長軍夫婦懷著忐忑的心情,帶女兒來到當?shù)匦W,想讓女兒入學。基于小夢南的聽力狀況,幾乎所有在場的老師都建議他們緩一年再來,夫婦倆也認為有道理。小夢南7歲再去的時候,老師們?nèi)杂蓄檻],因為學生成績與老師的考核掛鉤,所以要求小夢南以旁聽生的身份就讀,她的考試成績不計入班級成績。
令人驚訝的是,小夢南居然次次考第一,老師們都覺得不可思議。他們不知道,江文革為了讓女兒跟上學習進度,借來小學課本,一遍又一遍地幫女兒預習,她對女兒說得最多的幾句話就是:“笨鳥先飛”“早起的鳥兒有蟲吃”……
就這樣堅持了三年,小夢南年年考第一。女兒入讀四年級的時候,江文革請求學校將女兒轉(zhuǎn)為正式學生。但科任老師說,四年級是轉(zhuǎn)折點,就怕江夢南跟不上。江文革眼圈紅了,她俯下身子問女兒:“你有信心繼續(xù)保持第一嗎?”小夢南太想成為正式學生了,她使勁點頭,口齒不清但堅定地說:“我有信心!”不久,小夢南再次考了第一名,順利轉(zhuǎn)為正式學生。四年級讀完,她直接跳到六年級,成績?nèi)匀幻星懊?/p>
為了鍛煉女兒的書寫能力,江文革經(jīng)常和女兒“筆聊”。一家三口圍桌而坐,同時在紙上寫笑話,看誰寫得最快、最好笑。這樣一來,小夢南能用文字準確地傳情達意,書寫又快又好。文字表達能力給了她一雙矯健的翅膀,讓她在寂靜的世界里自由翱翔。
馬上要小學畢業(yè)了,趙長軍夫婦想把女兒留在身邊讀初中,便于照顧。小夢南卻想考出去。江文革對女兒的學習能力有信心,可女兒聽不見,顯然難以適應離開父母的生活,她更擔心的是女兒的出行安全。小夢南說:“媽媽,我不想永遠待在這里,因為熟悉的地方?jīng)]有風景?!薄澳汶x開爸媽,誰照顧你?”“我完全能照顧好自己,讓我試一試吧?!苯母锔煞蛏塘浚w長軍說:“她有自己的想法,這很可貴。孩子終究是要獨立生活的,我們不可能呵護她一輩子。”
江文革哭了,她對女兒的付出,比正常孩子的母親付出何止多千萬倍!她也想過女兒有一天會獨自遠行,每思及此,心頭就割裂般的疼痛。但成長本來就是疼痛的,女兒在成長,母親也應該成長。深夜,江文革走到女兒的床前,對熟睡中的女兒輕輕地說:“孩子,去飛吧,媽媽不留你了,你屬于更廣闊的世界?!?/p>
折翅也要飛翔,高處的風景如此壯美?
2004年8月,小夢南以郴州市重點初中——郴州六中對外選拔考試第二名的成績被該校錄取。8月底的一天凌晨5點,一家三口背著行囊,前往縣城,再轉(zhuǎn)車到市里。他們在晨曦微露中穿行于莽莽蒼蒼的山間。過往的歲月里,為了給女兒治病,多少次這樣匆忙趕路,渾身沾滿露水……
江夢南進入初中后,前幾年形成的“讀唇”能力和自學習慣,使得她學習起來并不吃力。開學那幾天,江文革沒有回家,偷偷躲在校園的角落里,遠遠地觀察著女兒的一舉一動。江夢南似乎感知到了母親的存在,她突然一轉(zhuǎn)頭,發(fā)現(xiàn)母親就在綠化帶后悵然地望著自己。
江夢南激動地跑過去,猛地撲到母親的懷里。江文革眼睛紅紅的,撫摸著女兒的肩頭。江夢南調(diào)皮地說:“媽媽,你舍不得我是嗎?別哭鼻子哦?!苯母锊缓靡馑嫉夭亮瞬裂蹨I:“媽媽看一眼你就走?!苯瓑裟舷駛€小大人似的捏了捏母親的手:“我去上課了,您回家吧,路上要注意安全,別讓我擔心?!?/p>
在回家的車上,江文革的眼睛一直濕濕的。這一次,女兒是真的獨自啟程了,父母只能默默凝望她漸行漸遠的背影,從此山高路遠,只有愛相隨。
在初中階段,學校規(guī)定學生不能帶手機,但為江夢南開了“綠燈”,允許她使用。她每天都要和母親短信交流,講學校里的見聞,學習上的問題,還有女孩的小秘密。江文革發(fā)現(xiàn)女兒學習英語遇到了難題,因為她在莽山讀小學時從來沒有學過英語,但郴州六中的同學都學過,因此,她學起來非常吃力,特別是口語。好強的她不愿讓老師看出她的窘迫,拼命自學英語,并向同學們請教,琢磨英語發(fā)音。
江文革找到班主任,感念于江夢南的韌性,班主任給她安排最靠前的座位,這樣可以讓她清楚地看到老師的口型,并時常提醒其他老師在上課走動時,盡量在江夢南的視線范圍之內(nèi),也不要無意識地用書捂住嘴,以便她讀唇。英語口語考試時,老師單獨讀給她聽。就這樣,江夢南的英語成績終于迎頭趕上。
2007年6月,江夢南面臨中考,在英語口試中,學校為她設立了只有她一個人的愛心考室。中央電視臺等媒體都對此事做了報道。面對記者們的鏡頭,江夢南專注而坦然。最終,她以7科全A的成績被郴州市幾所重點中學同時錄取。隨后,她作為特優(yōu)生選擇了郴州明星學校就讀。
在高中階段,江夢南的自強自立同樣得到了老師們的贊譽,加之老師們在講課時照顧她讀唇,江夢南一門功課也沒有拉下。2010年6月,江夢南參加高考,語文考試寫作文時,她寫了父母帶她治病的艱辛,激動流淚,結(jié)果作文跑題,語文考試失利,總分573分,雖然超過一本線2分,但沒有達到她的預期目標。好強的江夢南做出了復讀的決定。
江文革心疼女兒。正常的孩子經(jīng)歷一次高考都“傷筋動骨”,何況沒有聽力的江夢南。她對女兒說:“孩子,我不想你過得太苦,現(xiàn)在你又不是不能上大學……”江夢南認真地說:“我無法選擇一個健康的身體,但在讀大學這件事上,我想擁有更多選擇。放心吧,爸、媽,你們的丑小鴨變成小天鵝了,我會飛得更高!”江文革含淚笑了。女兒真的長大了,她懂得取舍,懂得以退為進,她的確可以飛得更高。
2011年6月,江夢南第二次參加高考,考出了615分的高分,被吉林大學藥學院錄取。她對父母說:“我從小被藥物毒害導致耳聾,我想通過學好藥學,讓更多的孩子免于重蹈我的悲劇?!?/p>
爸爸媽媽,我愛你們!
進入吉林大學后,江夢南連續(xù)3年獲校級獎學金,連續(xù)兩年獲東榮獎學金,還曾獲得“白求恩醫(yī)學”獎學金、2015年自強自立大學生標兵、優(yōu)秀大學畢業(yè)生等榮譽稱號。之后,江夢南考取了母校吉林大學的研究生,主攻計算機輔助藥物設計專業(yè)。
江夢南感恩母校對她的關愛,更加努力拼搏。2018年5月,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傳來:江夢南被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錄取為博士研究生!吉林大學校園沸騰了,數(shù)千里之外的莽山沸騰了,趙長軍夫婦喜極而泣!
2018年末,江夢南作為清華大學學生代表,參加無障礙發(fā)展國際學術大會并發(fā)言。
2019年,她前往偏遠地區(qū)參加教育公益項目,為當?shù)貙W子答疑解惑,提供幫助。
2020年,她當選為清華大學學生無障礙發(fā)展研究協(xié)會會長,作為核心成員之一起草并發(fā)布《做“無障礙天下”使者倡議》。擔任會長期間,她一刻也不停歇,組織參加無障礙論壇,舉辦無障礙理念體驗活動,向公眾普及無障礙理念……
趙長軍夫婦感慨萬千,這一路行來,他們用常人難以想象的堅持和愛,一點一點撬開女兒命運的凍土,小苗苗終于開出了驕人的花朵,閃耀著屬于她自己的美麗。
于無聲處靜待花開,于無礙處期待未來。
在接受《知音》編輯兼記者涂筠的獨家專訪時,江文革說,全國聽力殘障人士已達三千多萬人,在人們的心目中,讓失聰兒說話猶如讓千年鐵樹開花。真的如此艱難嗎?事實并非如此,只要家長們有信心、有恒心、有耐心和愛心,掌握一些康復技巧,并付諸長期的實踐,失聰兒語言康復是完全可以實現(xiàn)的,他們也可以取得非凡的成績!
作者:涂筠
編輯:邱錦程
來源:長江云
編輯:云薇
審核:許陽波
江夢南,一個出生在湖南省宜章縣莽山的美麗女孩,半歲時雙耳失聰,可她卻偏偏要和正常孩子一起上學。多年來,她克服了失聰帶來的重重阻礙,以超越常人的毅力努力前行。
2018年5月,她被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錄取為博士研究生后,繼續(xù)致力于向校內(nèi)外師生和社會公眾普及無障礙理念,推動無障礙環(huán)境建設……
2022年3月3日,江夢南光榮當選為“2021感動中國年度人物”!
“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江夢南
她能奇跡般地做到這一切,是因為她幸運地擁有一對永不言棄的教師父母,特別是母親江文革,一名普通而異常堅韌的鄉(xiāng)村教師。在經(jīng)過杜鵑啼血般的痛苦之后,她又如燕子銜食,以深沉的母愛養(yǎng)育女兒。
她不僅教會女兒讀懂唇語,還教會她說話,更可貴的是,她培養(yǎng)女兒從小就自強自立,于荊棘之處踏出坦途,最終取得了非凡成績!母愛的力量無堅不摧,有了她,石頭也能唱歌,鐵樹也可以開花!
不甘啊,小精靈墮入寂靜的世界?
1992年夏天,湖南省郴州市宜章縣,林海茫茫的莽山瑤族鄉(xiāng),一聲嘹亮的嬰啼破空而來,給莽山民族中學教師趙長軍和江文革夫婦帶來了無限驚喜,他們給女兒取了個詩意的名字:江夢南。
江夢南半歲之前,每當課間鈴聲響起,她就手舞足蹈,嘴里發(fā)出咿呀歡叫。她是老師和學生喜愛的小精靈。趙長軍對妻子說,夢南動作這么協(xié)調(diào),將來當個舞蹈家吧。江文革卻說,不,她會成為歌唱家!夫妻倆愉悅地抬著杠。其實他們心里都認為,女兒平平安安、健康成長就是最大的福氣??擅\卻偏偏給他們開了一個殘酷的玩笑。
小夢南半歲時,父母不巧去郴州照顧生病的外公去了,就讓奶奶代為照顧她。哪知,小夢南高燒39°C,奶奶帶她在鄉(xiāng)村診所打了十來天吊針。女兒退燒之后,細心的江文革發(fā)覺女兒不對勁,她拿著搪瓷盆在女兒耳邊使勁敲,小夢南毫無反應。恐懼感緊緊地攫住了江文革的心。趙長軍聽說過藥物致聾的案例,他也急得六神無主。
1993年暑假,趙長軍夫婦抱著小夢南到市醫(yī)院檢查,醫(yī)生給出了一致診斷:孩子有聽力障礙!趙長軍一手抱著女兒,一手拉著妻子,愴然走出醫(yī)院,他安慰妻子:“咱們到省里去,大醫(yī)院總會有辦法?!?/p>
隨后,他們相繼來到長沙湘雅醫(yī)院及湖南省兒童醫(yī)院。醫(yī)生再次給出明確診斷:夢南對135分貝未引出反應波,系極重度神經(jīng)性耳聾,目前的醫(yī)療技術對這種耳聾無能為力!江文革當即癱軟在地,等她回過神來,女兒正用小手撫摸著她的臉。摟過女兒,江文革無聲飲泣。
在省兒童醫(yī)院,他們想給女兒買一個助聽器,醫(yī)生好心勸阻道:夢南對135分貝都沒有引出反應波,助聽器對她而言沒太大意義。但趙長軍夫婦執(zhí)意花了兩個月工資買了一個國產(chǎn)助聽器。江文革把助聽器塞到女兒耳朵里,沒多久,女兒耳周稚嫩的皮膚被磨破了。好在,不久小夢南就適應了,不再亂動。江文革用錄音機播放各種聲音,可小夢南仍沒有任何反應。
為了解女兒的病情,夫婦倆買來大量相關書籍認真研讀,希望從中找到辦法。他們每天在女兒面前不停說話,不停讓她喊“爸爸、媽媽”,小夢南卻睜著懵懂的雙眼,不知所措。當時,“氣功”療法盛行,趙長軍請來一個個“氣功師”給女兒治療,都毫無效果。隨后,他們又請“名師”給女兒做針灸療法,小夢南被扎得疼痛難忍,大汗淋漓。母女連心,江文革感到自己的心臟被一次次碾碎,又一次次拼合。
1994年寒假,一家三口背著行囊來到了北京。他們沒有料到,北京的冬天如此寒冷,三個人穿上了帶來的所有衣服,還是瑟瑟發(fā)抖。讓他們更為心寒的是,業(yè)內(nèi)最權威的解放軍總醫(yī)院、協(xié)和醫(yī)院、同仁醫(yī)院及中日友好醫(yī)院,都給小夢南下了結(jié)論:器官發(fā)育正常,染色體正常,系高燒所致極重度神經(jīng)性耳聾,無法治療。室外寒風呼嘯,趙長軍夫婦默默地收拾著行李準備回家。小夢南扶著床沿自顧自玩耍,她的皮球滾到了遠處。
這時,她嘴里發(fā)出含混的求援的聲音,分明在叫“媽媽”。趙長軍和江文革都怔住了,江文革急忙蹲下來對女兒說:“叫媽媽,媽媽!”小夢南愣愣地看著媽媽。江文革像平常一樣把女兒的小手放在自己的喉嚨上,讓她感受聲帶的震動,一遍遍地說著“媽媽”?!皨尅獘尅?,含混不清卻又如此悅耳,仿佛石破天驚,仿佛兩年前大山里那聲嘹亮的嬰啼,小夢南喊出了對她一生來說最重要的第一聲“媽媽”!
江文革強忍著眼淚引導女兒再次喊自己。小夢南似乎是為了哄媽媽開心,“媽媽!媽媽!”叫得一聲比一聲響亮!趙長軍忘了收拾行李,熱淚盈眶地看著狂喜的妻子和快樂的女兒,他蹲下來,抱住了妻女。在女兒患病之后,在北京零下20多度的嚴寒里,他們第一次感受到了人生的春意。
“媽媽”,這是全世界唯一共通的一個詞語,從小夢南嘴里說出來,卻具有非比尋常的意義。這一天,趙長軍夫婦心頭又涌起無限遐想——長大后的女兒甜蜜地呼喚著爸爸媽媽,吐露著人類語言的芬芳。
這是奢望,也是希望。天無絕人之路??!小夢南的耳聾治療無望,言語康復卻有了希望!
看見你的聲音,唇齒間母愛芳香四溢
回到莽山民族中學的家中后,趙長軍和妻子約定,無論有多忙,也要把女兒帶在身邊。他們大量閱讀教育和醫(yī)學資料,明白女兒的啟蒙期至關重要,絕不能錯過。
大多數(shù)小朋友都和父母做過“打哇哇”的小游戲——用掌心拍打張開的嘴巴,發(fā)出“哇哇”的聲音。小夢南也不例外,但她始終只有拍嘴的動作,嘴里不能發(fā)出任何聲音。
江文革心酸不已,她給女兒戴上助聽器,邊給女兒示范,邊把女兒的手放在自己的喉嚨上,讓女兒感受到自己聲帶的顫動,讓女兒明白:只有聲帶振動,才能發(fā)出聲音來。她一遍遍地重復著“打哇哇”的動作,一天,兩天,三天……終于,小夢南的喉嚨里發(fā)出“啊啊”的聲音來。
江文革激動地抱起女兒飛奔到丈夫的辦公室,大聲喊道:“夢南會打哇哇了!”幾個同事紛紛鼓掌。小夢南更加起勁地“打哇哇”。江文革夫婦意識到,訓練女兒必須不斷重復,更要適當?shù)刭澷p鼓勵。
每天一下班回家,趙長軍夫婦就分工合作,他負責做飯,江文革負責帶女兒。江文革抱著女兒,讓女兒背對著自己的胸口坐在她的雙腿上,兩人面對前方的一面大鏡子,這樣,小夢南就能清楚地看到鏡子里的媽媽說話的口型。江文革拿著書,一個字一個字地慢慢念給女兒看,讓她看準媽媽每個字發(fā)音的口型。
其實,江文革自己也不清楚,這樣做到底有沒有用。這是一場看不到勝算的“持久戰(zhàn)”,“堅持”是他們唯一的武器。有時一兩個小時下來,江文革的嗓子啞了,不想再多說一句話,但女兒仍興致勃勃,她只能做口型而不發(fā)聲,小夢南也能看懂。
江文革有空就抱著女兒,在戶外時,她看到什么就對她說什么,恨不能把整個世界的音韻都塞給女兒,只為小夢南能開口說上幾句話。寒來暑往,小夢南慢慢習慣了母親的“唇語”,那唇齒之間流淌著的母愛,芳香四溢,無時無刻不滋養(yǎng)著她,包裹著她。
奇跡終于出現(xiàn)了。在媽媽的不懈努力下,小夢南不斷地試錯,不斷地在父母的鼓勵下糾正發(fā)音,她幾乎和正常孩子一樣同步開口說話。盡管,她把“花花”說成“哈哈”,把“下雨”說成“哈五”,但對父母而言,她的每一個細小的聲音都宛如天籟。
幼年時的江夢南與父母在一起
1995年夏季的一天,江文革在鏡子前教女兒拼“P”字的發(fā)音。長期以來,他們?yōu)樾裟系陌l(fā)音不準問題憂心不已,因為發(fā)音不準,說話就沒有意義。后來他們發(fā)現(xiàn)學拼音是最好的辦法。但這個“P”的發(fā)音,整整學了一個月,女兒還是無法正確發(fā)出。江文革并不放棄,一遍又一遍地教女兒。
突然,小夢南身子一歪,倒在江文革懷里。江文革急忙抱起女兒,夫婦倆連夜將女兒送到醫(yī)院,這才得知:原來女兒患了中耳炎,并伴隨眩暈現(xiàn)象。江文革心疼女兒,自責地捶打著自己的頭,號啕大哭。趙長軍把妻子攬入懷中,幽默地寬慰她:“老婆,其實你是這個世界上最負責的媽媽,如果有個諾貝爾母親獎,非你莫屬。”江文革的情緒這才穩(wěn)定下來。
背著妻子時,趙長軍卻流下了眼淚,他心疼妻子的勞累,更心疼女兒的病情。小夢南的中耳炎和眩暈癥狀不斷復發(fā),直到1995年底,一家三口來到北京同仁醫(yī)院耳科研究所,經(jīng)過專家會診,才徹底治好。
鄉(xiāng)村教師收入微薄,幾年來對女兒的奔波治療,花費甚巨,趙長軍夫婦無時無刻不在為錢發(fā)愁,想盡各種辦法開源節(jié)流,但還是欠了不少外債。在這種情況下,1997年暑假,他們還是帶著女兒趕赴北京,為她購置了一副4000元的進口助聽器。
有一次,家里沒米了,口袋里僅有2元錢的江文革不好意思跟賣米的老板明說,她靈機一動,對老板說:“我先買兩塊錢的米回去試吃一下,好吃了再來買一袋?!睘榱松?,趙長軍只好再次放下顏面向朋友借錢。除夕將至,趙長軍為了不讓在農(nóng)村生活的母親失望,不得不找朋友借了100元錢給母親送去。
那些年,為了省錢,趙長軍沒上過理發(fā)店,都是江文革給他理發(fā)。有一天,江文革一邊給丈夫理發(fā),一邊掉淚。趙長軍問妻子怎么了,江文革哽咽著說:“三十多歲的人,這么多白頭發(fā)……”趙長軍打趣道:“這不正顯得趙老師學識淵博么?”江文革哭得更甚了。多少個日夜,趙長軍抱著女兒,背著行囊,翻山越嶺去看病。在家里,他任勞任怨地包攬家務,天還沒亮,他就扛著鋤頭到菜地種菜,只為省下買菜的錢。
貧困并沒有打垮趙長軍夫婦,他們的精神世界無比富足。家里到處都是書,小夢南隨手就能拿到。因為將來在課堂上女兒聽不到老師的聲音,為了讓女兒能像正常孩子一樣入學,夫妻倆著重培養(yǎng)她的自學能力。
在訓練女兒“讀唇”能力的同時,他們努力培養(yǎng)她養(yǎng)成自學讀書的習慣。為了訓練女兒識別他人的口唇變化,他們每天定時讓女兒看帶字幕的電視節(jié)目。慢慢地,小夢南已經(jīng)能讀懂父母的唇語,自如地和父母交流;與他人“交談”雖然很慢,但如果能看到口型且對方語速慢,也沒有多大障礙。
轉(zhuǎn)眼間,小夢南6歲了,趙長軍夫婦懷著忐忑的心情,帶女兒來到當?shù)匦W,想讓女兒入學。基于小夢南的聽力狀況,幾乎所有在場的老師都建議他們緩一年再來,夫婦倆也認為有道理。小夢南7歲再去的時候,老師們?nèi)杂蓄檻],因為學生成績與老師的考核掛鉤,所以要求小夢南以旁聽生的身份就讀,她的考試成績不計入班級成績。
令人驚訝的是,小夢南居然次次考第一,老師們都覺得不可思議。他們不知道,江文革為了讓女兒跟上學習進度,借來小學課本,一遍又一遍地幫女兒預習,她對女兒說得最多的幾句話就是:“笨鳥先飛”“早起的鳥兒有蟲吃”……
就這樣堅持了三年,小夢南年年考第一。女兒入讀四年級的時候,江文革請求學校將女兒轉(zhuǎn)為正式學生。但科任老師說,四年級是轉(zhuǎn)折點,就怕江夢南跟不上。江文革眼圈紅了,她俯下身子問女兒:“你有信心繼續(xù)保持第一嗎?”小夢南太想成為正式學生了,她使勁點頭,口齒不清但堅定地說:“我有信心!”不久,小夢南再次考了第一名,順利轉(zhuǎn)為正式學生。四年級讀完,她直接跳到六年級,成績?nèi)匀幻星懊?/p>
為了鍛煉女兒的書寫能力,江文革經(jīng)常和女兒“筆聊”。一家三口圍桌而坐,同時在紙上寫笑話,看誰寫得最快、最好笑。這樣一來,小夢南能用文字準確地傳情達意,書寫又快又好。文字表達能力給了她一雙矯健的翅膀,讓她在寂靜的世界里自由翱翔。
馬上要小學畢業(yè)了,趙長軍夫婦想把女兒留在身邊讀初中,便于照顧。小夢南卻想考出去。江文革對女兒的學習能力有信心,可女兒聽不見,顯然難以適應離開父母的生活,她更擔心的是女兒的出行安全。小夢南說:“媽媽,我不想永遠待在這里,因為熟悉的地方?jīng)]有風景?!薄澳汶x開爸媽,誰照顧你?”“我完全能照顧好自己,讓我試一試吧?!苯母锔煞蛏塘?,趙長軍說:“她有自己的想法,這很可貴。孩子終究是要獨立生活的,我們不可能呵護她一輩子?!?/p>
江文革哭了,她對女兒的付出,比正常孩子的母親付出何止多千萬倍!她也想過女兒有一天會獨自遠行,每思及此,心頭就割裂般的疼痛。但成長本來就是疼痛的,女兒在成長,母親也應該成長。深夜,江文革走到女兒的床前,對熟睡中的女兒輕輕地說:“孩子,去飛吧,媽媽不留你了,你屬于更廣闊的世界?!?/p>
折翅也要飛翔,高處的風景如此壯美?
2004年8月,小夢南以郴州市重點初中——郴州六中對外選拔考試第二名的成績被該校錄取。8月底的一天凌晨5點,一家三口背著行囊,前往縣城,再轉(zhuǎn)車到市里。他們在晨曦微露中穿行于莽莽蒼蒼的山間。過往的歲月里,為了給女兒治病,多少次這樣匆忙趕路,渾身沾滿露水……
江夢南進入初中后,前幾年形成的“讀唇”能力和自學習慣,使得她學習起來并不吃力。開學那幾天,江文革沒有回家,偷偷躲在校園的角落里,遠遠地觀察著女兒的一舉一動。江夢南似乎感知到了母親的存在,她突然一轉(zhuǎn)頭,發(fā)現(xiàn)母親就在綠化帶后悵然地望著自己。
江夢南激動地跑過去,猛地撲到母親的懷里。江文革眼睛紅紅的,撫摸著女兒的肩頭。江夢南調(diào)皮地說:“媽媽,你舍不得我是嗎?別哭鼻子哦?!苯母锊缓靡馑嫉夭亮瞬裂蹨I:“媽媽看一眼你就走?!苯瓑裟舷駛€小大人似的捏了捏母親的手:“我去上課了,您回家吧,路上要注意安全,別讓我擔心。”
在回家的車上,江文革的眼睛一直濕濕的。這一次,女兒是真的獨自啟程了,父母只能默默凝望她漸行漸遠的背影,從此山高路遠,只有愛相隨。
在初中階段,學校規(guī)定學生不能帶手機,但為江夢南開了“綠燈”,允許她使用。她每天都要和母親短信交流,講學校里的見聞,學習上的問題,還有女孩的小秘密。江文革發(fā)現(xiàn)女兒學習英語遇到了難題,因為她在莽山讀小學時從來沒有學過英語,但郴州六中的同學都學過,因此,她學起來非常吃力,特別是口語。好強的她不愿讓老師看出她的窘迫,拼命自學英語,并向同學們請教,琢磨英語發(fā)音。
江文革找到班主任,感念于江夢南的韌性,班主任給她安排最靠前的座位,這樣可以讓她清楚地看到老師的口型,并時常提醒其他老師在上課走動時,盡量在江夢南的視線范圍之內(nèi),也不要無意識地用書捂住嘴,以便她讀唇。英語口語考試時,老師單獨讀給她聽。就這樣,江夢南的英語成績終于迎頭趕上。
2007年6月,江夢南面臨中考,在英語口試中,學校為她設立了只有她一個人的愛心考室。中央電視臺等媒體都對此事做了報道。面對記者們的鏡頭,江夢南專注而坦然。最終,她以7科全A的成績被郴州市幾所重點中學同時錄取。隨后,她作為特優(yōu)生選擇了郴州明星學校就讀。
在高中階段,江夢南的自強自立同樣得到了老師們的贊譽,加之老師們在講課時照顧她讀唇,江夢南一門功課也沒有拉下。2010年6月,江夢南參加高考,語文考試寫作文時,她寫了父母帶她治病的艱辛,激動流淚,結(jié)果作文跑題,語文考試失利,總分573分,雖然超過一本線2分,但沒有達到她的預期目標。好強的江夢南做出了復讀的決定。
江文革心疼女兒。正常的孩子經(jīng)歷一次高考都“傷筋動骨”,何況沒有聽力的江夢南。她對女兒說:“孩子,我不想你過得太苦,現(xiàn)在你又不是不能上大學……”江夢南認真地說:“我無法選擇一個健康的身體,但在讀大學這件事上,我想擁有更多選擇。放心吧,爸、媽,你們的丑小鴨變成小天鵝了,我會飛得更高!”江文革含淚笑了。女兒真的長大了,她懂得取舍,懂得以退為進,她的確可以飛得更高。
2011年6月,江夢南第二次參加高考,考出了615分的高分,被吉林大學藥學院錄取。她對父母說:“我從小被藥物毒害導致耳聾,我想通過學好藥學,讓更多的孩子免于重蹈我的悲劇?!?/p>
爸爸媽媽,我愛你們!
進入吉林大學后,江夢南連續(xù)3年獲校級獎學金,連續(xù)兩年獲東榮獎學金,還曾獲得“白求恩醫(yī)學”獎學金、2015年自強自立大學生標兵、優(yōu)秀大學畢業(yè)生等榮譽稱號。之后,江夢南考取了母校吉林大學的研究生,主攻計算機輔助藥物設計專業(yè)。
江夢南感恩母校對她的關愛,更加努力拼搏。2018年5月,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傳來:江夢南被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錄取為博士研究生!吉林大學校園沸騰了,數(shù)千里之外的莽山沸騰了,趙長軍夫婦喜極而泣!
2018年末,江夢南作為清華大學學生代表,參加無障礙發(fā)展國際學術大會并發(fā)言。
2019年,她前往偏遠地區(qū)參加教育公益項目,為當?shù)貙W子答疑解惑,提供幫助。
2020年,她當選為清華大學學生無障礙發(fā)展研究協(xié)會會長,作為核心成員之一起草并發(fā)布《做“無障礙天下”使者倡議》。擔任會長期間,她一刻也不停歇,組織參加無障礙論壇,舉辦無障礙理念體驗活動,向公眾普及無障礙理念……
趙長軍夫婦感慨萬千,這一路行來,他們用常人難以想象的堅持和愛,一點一點撬開女兒命運的凍土,小苗苗終于開出了驕人的花朵,閃耀著屬于她自己的美麗。
于無聲處靜待花開,于無礙處期待未來。
在接受《知音》編輯兼記者涂筠的獨家專訪時,江文革說,全國聽力殘障人士已達三千多萬人,在人們的心目中,讓失聰兒說話猶如讓千年鐵樹開花。真的如此艱難嗎?事實并非如此,只要家長們有信心、有恒心、有耐心和愛心,掌握一些康復技巧,并付諸長期的實踐,失聰兒語言康復是完全可以實現(xiàn)的,他們也可以取得非凡的成績!
作者:涂筠
編輯:邱錦程
來源:長江云
編輯:云薇
審核:許陽波
網(wǎng)友評論網(wǎng)友評論文明上網(wǎng)理性發(fā)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xié)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