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包裹攜帶奧密克戎病毒的幾率到底有多大?如何安全收取快遞包裹?3月8日,武漢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何振宇接受記者專訪。
快遞攜病毒傳人幾率較小
但仍不可掉以輕心
新冠病毒可以在環(huán)境中存活多久?
何振宇介紹,相關研究表明,新冠病毒對高溫和干燥敏感。一般來說,常溫下,在印刷品和薄紙表面,被病毒污染后3小時后就檢測不到有活性的病毒了;在衣物表面,病毒可以存活2天;在不銹鋼表面,可以存活7天;在外科口罩表面,7天之后仍然可以檢測到較多有活性的新冠病毒。
“但不用過分擔憂?!焙握裼罱忉?,快遞傳播新冠病毒的條件必須同時滿足:第一,快遞在收運過程中被新冠病毒污染;第二,收快遞時新冠病毒依然存活;第三,收件人接收快遞時受到新冠病毒污染。
“經過遠距離和長時間運輸,快遞上即使曾攜帶病毒,也只是病毒的片段?!焙握裼顝娬{,盡管活病毒存在的幾率很小,但仍不可掉以輕心。
從業(yè)人員戴口罩手套作業(yè)
每周接受新冠病毒核酸檢測
快遞企業(yè)和快遞從業(yè)人員如何做好安全防護?何振宇提出以下建議:
國內與國際快遞要分區(qū)處理、分發(fā)和轉運。其中,國際快遞集中處理要在專門的場所進行,且要定期消毒、通風。對于國際快遞分撥處理、各環(huán)節(jié)要消毒到位形成閉環(huán)。
快遞經營機構和從業(yè)人員應當對配送箱、運送車輛一用一消毒。
快遞從業(yè)人員在工作中,應當佩戴一次性醫(yī)用口罩、一次性手套??谡謶?小時更換一次,弄濕弄臟后立即更換,手套破損應及時更換。工作結束應及時洗手和消毒。
從業(yè)人員要完成新冠病毒疫苗加強免疫,每周接受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篩查。出現(xiàn)發(fā)熱、干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腹瀉等不適癥狀時,須主動報告單位并及時就醫(yī),盡量避免乘坐公交、地鐵等公共交通工具,就醫(yī)過程中應當全程佩戴口罩。
快遞原地拆封
外包裝先消毒再丟棄
為什么經過重重消殺的快遞包裹,仍有可能攜帶病毒?何振宇解釋,這是因為入境物品都是對外包裝進行消毒,而無法滲透到物品內部。因此,收件人應守牢最后一環(huán),安全收取快件非常關鍵。何振宇提醒,收取快遞包裹時盡量就地拆封,不要將外包裝帶回家,與此同時注意以下細節(jié):
取件前——出門時戴好口罩,有條件的戴上一次性手套,并準備好酒精噴壺、消毒濕巾等消毒用品,需要當面簽收的則自帶簽字筆。
取件時——盡可能采取無接觸配送方式,請快遞員將包裹放在家門口、小區(qū)大門口指定地點或暫存在快遞柜或驛站,再自行取回。在快遞柜前取貨時盡量采用掃描二維碼的無接觸方式。如果取件者比較多,需注意保持1米距離,有序排隊,避免擁擠。
取件后——查看物流信息,關注快遞包裹的原發(fā)地和集散地,看是否來自中高風險地區(qū)。對于來自國內低風險地區(qū)的包裹,回家前就在開闊通風處把外包裝拆除,按生活垃圾分類丟棄,盡量不要將外包裝帶回家。對于來自境外或國內中高風險地區(qū)的包裹,應對包裹內外6個面用75%濃度的酒精或1∶100的84消毒液進行噴霧或擦拭消毒;如果有多層包裝,則需要對每一層包裝進行消毒,再按生活垃圾分類丟棄,使用75%酒精消毒時應注意防火。
拆封后——快遞物品來自境外或國內中高風險地區(qū),應針對不同物品的性狀,選擇不同的消毒方法進行消毒后使用:耐腐蝕的物品可用含氯消毒劑噴灑或浸泡30分鐘后再用清水擦凈;不耐腐蝕的物品可用75%醫(yī)用酒精擦拭;耐高溫耐濕的物品可煮沸15分鐘;不便于消毒的物品應暫緩拆包裝,對外包裝消毒后放置至少7天后再打開使用。
專家特別提醒市民,處理快遞包裹時,全程避免用手觸摸口、眼、鼻。脫去手套后,用肥皂或洗手液在流動水下按照七步法認真洗手。
疫情尚未結束,防疫不可松懈
來源:武漢發(fā)布、長江日報
編輯:琳達
審核:王剛
快遞包裹攜帶奧密克戎病毒的幾率到底有多大?如何安全收取快遞包裹?3月8日,武漢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何振宇接受記者專訪。
快遞攜病毒傳人幾率較小
但仍不可掉以輕心
新冠病毒可以在環(huán)境中存活多久?
何振宇介紹,相關研究表明,新冠病毒對高溫和干燥敏感。一般來說,常溫下,在印刷品和薄紙表面,被病毒污染后3小時后就檢測不到有活性的病毒了;在衣物表面,病毒可以存活2天;在不銹鋼表面,可以存活7天;在外科口罩表面,7天之后仍然可以檢測到較多有活性的新冠病毒。
“但不用過分擔憂?!焙握裼罱忉?,快遞傳播新冠病毒的條件必須同時滿足:第一,快遞在收運過程中被新冠病毒污染;第二,收快遞時新冠病毒依然存活;第三,收件人接收快遞時受到新冠病毒污染。
“經過遠距離和長時間運輸,快遞上即使曾攜帶病毒,也只是病毒的片段?!焙握裼顝娬{,盡管活病毒存在的幾率很小,但仍不可掉以輕心。
從業(yè)人員戴口罩手套作業(yè)
每周接受新冠病毒核酸檢測
快遞企業(yè)和快遞從業(yè)人員如何做好安全防護?何振宇提出以下建議:
國內與國際快遞要分區(qū)處理、分發(fā)和轉運。其中,國際快遞集中處理要在專門的場所進行,且要定期消毒、通風。對于國際快遞分撥處理、各環(huán)節(jié)要消毒到位形成閉環(huán)。
快遞經營機構和從業(yè)人員應當對配送箱、運送車輛一用一消毒。
快遞從業(yè)人員在工作中,應當佩戴一次性醫(yī)用口罩、一次性手套??谡謶?小時更換一次,弄濕弄臟后立即更換,手套破損應及時更換。工作結束應及時洗手和消毒。
從業(yè)人員要完成新冠病毒疫苗加強免疫,每周接受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篩查。出現(xiàn)發(fā)熱、干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腹瀉等不適癥狀時,須主動報告單位并及時就醫(yī),盡量避免乘坐公交、地鐵等公共交通工具,就醫(yī)過程中應當全程佩戴口罩。
快遞原地拆封
外包裝先消毒再丟棄
為什么經過重重消殺的快遞包裹,仍有可能攜帶病毒?何振宇解釋,這是因為入境物品都是對外包裝進行消毒,而無法滲透到物品內部。因此,收件人應守牢最后一環(huán),安全收取快件非常關鍵。何振宇提醒,收取快遞包裹時盡量就地拆封,不要將外包裝帶回家,與此同時注意以下細節(jié):
取件前——出門時戴好口罩,有條件的戴上一次性手套,并準備好酒精噴壺、消毒濕巾等消毒用品,需要當面簽收的則自帶簽字筆。
取件時——盡可能采取無接觸配送方式,請快遞員將包裹放在家門口、小區(qū)大門口指定地點或暫存在快遞柜或驛站,再自行取回。在快遞柜前取貨時盡量采用掃描二維碼的無接觸方式。如果取件者比較多,需注意保持1米距離,有序排隊,避免擁擠。
取件后——查看物流信息,關注快遞包裹的原發(fā)地和集散地,看是否來自中高風險地區(qū)。對于來自國內低風險地區(qū)的包裹,回家前就在開闊通風處把外包裝拆除,按生活垃圾分類丟棄,盡量不要將外包裝帶回家。對于來自境外或國內中高風險地區(qū)的包裹,應對包裹內外6個面用75%濃度的酒精或1∶100的84消毒液進行噴霧或擦拭消毒;如果有多層包裝,則需要對每一層包裝進行消毒,再按生活垃圾分類丟棄,使用75%酒精消毒時應注意防火。
拆封后——快遞物品來自境外或國內中高風險地區(qū),應針對不同物品的性狀,選擇不同的消毒方法進行消毒后使用:耐腐蝕的物品可用含氯消毒劑噴灑或浸泡30分鐘后再用清水擦凈;不耐腐蝕的物品可用75%醫(yī)用酒精擦拭;耐高溫耐濕的物品可煮沸15分鐘;不便于消毒的物品應暫緩拆包裝,對外包裝消毒后放置至少7天后再打開使用。
專家特別提醒市民,處理快遞包裹時,全程避免用手觸摸口、眼、鼻。脫去手套后,用肥皂或洗手液在流動水下按照七步法認真洗手。
疫情尚未結束,防疫不可松懈
來源:武漢發(fā)布、長江日報
編輯:琳達
審核:王剛
網(wǎng)友評論網(wǎng)友評論文明上網(wǎng)理性發(fā)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xié)議